当前位置: 文化中国>

“数字大运河:文化遗产的价值阐释与展示”主题论坛召开

发布时间: 2020-09-25 09:32:24 | 来源: 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

“数字大运河:文化遗产的价值阐释与展示”主题论坛

中国网9月25日讯大运河是人类历史上超大规模水利水运工程的杰作,在世界上所有的人工运河中,中国大运河开凿较早、规模最大、线路最长、延续使用时间最久,而且目前仍在使用,被《国际运河古迹名录》列为世界上“具有重大科技价值的运河”。两千多年来,大运河沟通南北,贯彻古今,衍生了历史文化,灿烂了华夏文明。新的时代,她仍带着新的历史使命奔流不息,在一代又一代人的保护传承利用中,风采依旧。

阐释和展示对于推进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开发举足轻重,而对文化遗产进行数字化的阐释和展示,近年来越来越受到业界广泛关注。国家文物局局长刘玉珠指出:“面向‘十四五’,文物事业将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保护利用为导向,以数字互联为牵引,牢牢把握当前数字化建设重大机遇期,顺应新变化、开辟新路径、提升新能力,开创新时代文物事业发展新气象。”数字化阐释和展示能够提升公众对于大运河历史文化的认识,为大运河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开发注入了新的血液,也是现阶段大运河文化带保护与传承的关键议题之一。

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大运河文化带建设,9月24日下午,北京市文物局在北京“京杭对话”活动期间,组织了一场以“数字大运河:文化遗产的价值阐释与展示”主题的文化遗产数字化论坛。

本次大运河文化遗产数字化论坛是由北京市文物局会同中共北京市通州区委员会,通州区人民政府和中国传媒大学共同主办,由首都博物馆和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合作承办。

大运河文化属于独一无二的“活”的文化遗产。与会专家认为,在对其进行保护、传承、利用的过程中,应该跳出传统式陈列叙述的概念,要从多个角度,以多个维度,在新的文化和科技背景下进行研究和思考。

大运河沿线有很多重要的考古发现,它们是大运河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考古学作为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根基,在大运河文化遗产价值阐释和展示中具有重要的意义。论坛开始,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原院长、中国文物学会大运河专业委员会会长、中国文物学会副会长张廷皓先生就从文遗考古的角度,深入剖析了考古学在大运河文化遗产价值阐释和展示中的意义。

对文化遗产进行系统化的监测,是大运河文化的保护传承利用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世界遗产监测中心主任,赵云研究员从文物监测的角度,介绍了大运河遗产监测的国家级总平台——“大运河文物监测预警总平台”及“大运河文化遗产数字资源总平台建设”等的情况,对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框架下的文物监测体系进行了详尽的阐释。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的朱武教授同样从文化遗产监测的角度,介绍了大运河文化遗产监测的实践与思考。

在遗产的数字化展示方面,南京博物院图书信息部主任张小朋,结合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展陈提升工作中数字化手段的大量运用实践,以文化遗产的机构保护和大众传播为切入点,描述了智慧博物馆的建设内容和方法,为大运河历史文化资源的数字化保护和开发提供了具体可行的方案。首都博物馆副馆长黄雪寅向嘉宾们总结了大运河遗产的地域特色与非地域性国家历史文化资源价值,以及目前数字化展示的普及程度及存在的问题,介绍了自己对大运河文化多维展示和解读的思考,从更为宏观的维度来分析大运河文化展示和阐释所存在的问题。中国传媒大学博物馆馆长潘力则从阐释与展示视角看大运河数字传播的通达路径,对科技赋能时代、如何借鉴国际先进经验探索运河发展与未来这一课题进行了有益探索。

北京电影学院数媒学院书记、副院长叶风教授为大家解读了文化遗产与数字媒体叙事之间的结合点,使得大运河文化的叙事性价值更为具象和立体。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交互媒体艺术设计研究所的张烈教授则是立足实践,从文化资源,传播目的和传播手段,多维度介绍了文化遗产展示中的艺术与科技。张烈教授认为,需求是文化遗产传播的动机之所在,科技发展则为数字化传播提供了无限可能,而在整个阐释和传播的过程中,需要我们创造性地利用科技对展示文化遗产的多维价值。

数字化的方法给大运河的保护和利用带来了全新的视角,可以对运河及其关联的古城的历史带来新的诠释和理解。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周小棣教授以大运河常州段和淹城遗址为例,分析了数字化导向的古运河城址保护。通过数字化分析,将长江下游水网地区治水理水历史及运河文化发展脉络完整呈现,为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和淹城遗址公园提升指明方向。

曾经的运河两岸商贾如云热闹纷繁,而今仍是中国民族创造力和凝聚力的精神家园。此次“数字大运河”论坛的举办,并不止停留在“论”的理论层面,而是致力于和各大文遗保护开发机构的交流合作与借鉴,力求深入扩展文化遗产数字化开发的方式和渠道。论坛意在探索解读大运河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利用的深远内涵,利用数字技术对文化遗产进行保护,以推进大运河文化带保护利用,擦亮“千年运河”金名片,提升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同时也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带来了更多契机。

分享到: